这部分是四月份的安排,拖到五一放假了,主要是对源码编译过程的一次总结,总的来说,大致可分为预编译、编译、汇编和链接四部分。这里简单记录一下:
在shell中启动可执行文件后,shell会调用操作系统的加载器将可执行文件读入内存,然后将cpu的控制权交给可执行文件,然后开始执行。
可重定位目标文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,链接过程是基于符号完成粘合的,比如a文件中调用了函数f,b文件中定义了函数f,那么链接过程就能正确完成;否则会出现找不到定义的链接错误,同样如果出现重复定义,也会报错。
至于最终生成可执行文件还是库文件,取决于程序员。如果是生成可执行文件,链接器还会链接调用main函数的相关系统文件,这些文件会调用main函数,所以如果源码里面没有实现,就会报“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main”,因为连接器找不到main函数的实现。
如果是生成库文件,比如静态库,我们在linxu下可以用命令ar rcs libstatic.a *.o *.o
,这样可以将可重定位目标粘合在一起,在使用的时候,我们只需要include静态库的头文件,使用其中的函数声明,然后再静态链接的时候链接之前生成的libstatic.lib
即可,这个时候只有那些使用到的函数定义会被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,没有使用的不会复制,当然其他cruntime模块肯定会被链进来,这是默认的。
如下图是一个可执行文件所包含的模块,主要分为代码段和数据段,以及其他部分,程序执行时前两部分会加载到内存中,然后跳转到系统函数_start()
处开始执行,_start()
函数是C运行时库中定义的,然后_start()
调用_libc_start_main()
,然后再调用用户代码中的main()
函数
在启动可执行文件后,操作系统会使用地址空间随机化的策略,栈、共享库和堆的运行时地址都会变化,以防止受到攻击。
动态链接库(共享库),一种特殊的可重定位目标文件。生成共享库的方式和静态库类似,linux下编译命令为gcc -shared -fpic -o libshared.so A.c B.c
,这样就可以生成位置无关的动态链接库文件,在使用时,通过命令gcc -o main main.c ./libshared.so
完成动态链接,这个动作只会复制符号表和重定位信息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windows下,动态库的符号表和可重定位信息单独存放在一个.lib的动态库的导入库文件中,而真正的动态库实现在另一个同名的.dll中,所以在Windows下执行动态链接其实是静态链接导入库的过程。
动态链接库的使用,在可执行文件启动时,可执行文件会检查一个名为.interp的section, 里面包含了动态链接器(ld-linux.so)的路径名,启动动态链接器来执行重定位代码和数据的工作,将动态链接的共享库加载到某个内存段,然后重定位可执行文件中由动态库定义的符号引用。完成重定位后再将控制权交还给可执行文件,至此完成动态库的加载和重定位工作,以后动态库的内存位置就固定了。这种动态库方式需要在编译时就链接动态库,在可执行文件开始执行前就要完成加载,这种方式称为动态库的静态加载。
动态库的动态加载,这种技术更加灵活,无需再编译期将动态库链接到应用中,在运行期间加载某个共享库进行使用。linux下可使用void *dlopen(const char *filename, int flag)
进行运行期加载动态库,示例:void* handle = dlopen("./libvector.so", RTLD_LAZY)
,信号RTLD_LAZY意思是推迟符号解析直到动态库中的代码被调用时。使用动态库的函数的方法:void *dlsym(void* handle, char* symbol)
,比如说我们蒂阿勇句柄handle指向的共享库中的add(int a, int b)
函数,那么add = dlsym(handle, "add")
将返回函数add(int a, int b)
的地址供使用;最后,调用方法int dlclose(void* handle)
可以将动态库关闭(卸载)。
以上做了一个简要总结,这些内容在我们写具体代码时可能不太重视,但是对构建知识体系,处理一些链接bug还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