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言
各位好啊,我是会编程的蜗牛,作为java开发者,我们平常在开发过程中,总是希望能够尽量少敲代码。这一方面,当然是为了偷懒,另一方面,当然也是为了代码看起来更加简洁一点,不断往编程规范上靠。然后其中有一个插件或者说依赖吧,就是lombok,它的出现真可谓程序员的福音啊。只要用了这个东西,我们再也不用写那一大堆重复的但确实必须的代码了。虽然我们也可以用IDEA自动生成这些东西,但总归麻烦啊。一旦这个类的属性做了一些调整,还得重新修改对应的setter/getter方法等。
当然,今天不是来说lombok的好的,而是想和各位探索一下这个东西存在的一些坑,防止大家踩坑,这个坑就让我来踩一下吧~
问题再现
首先,我们新建一个Dog的类,里面有name和year的属性,然后加上注解@Data,然后进行编译,可以看到class文件里面自动生成了很多代码。